第七章 刘望 剿匪
推荐阅读:绝代霸主(岳龙鹏)、攻妻不备:妖男赖上门、嫡女有毒,将军别乱来、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、网游之大盗贼、最强狂兵、仙界归来、千修、真仙奇缘、调教千金、
董千带着手下将刺客抓起来之后,来到李云身边,看着自家少爷胸前被划破的衣服,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职,脸色变得很差,方才他就在身后,却没有反应过来,觉得惭愧之极。
李云还刀入鞘,将沾了毒药的短袍脱掉,露出里面的小衣,看到董千脸上难看的神色,说道:“不必放在心上,只是日后要加强防备了。”
说完抬首打量那名刺客,相貌普普通通,额头上渗出几粒汗珠,显然刚才李云那搏命的一击让他遭受重创,刺杀这件事事发突然,在这热闹的西市掀起了巨大的风波,百姓商贩看着这么一大队人马就知道李云非富即贵,此时生怕受到牵连,远远的躲开指点议论。
原本想趁着心情好出城看看的打算显然不可能继续下去,李云对董千淡然的吩咐道:“将人带回去,把他的嘴给我撬开,我要知道是谁主使的!”
说完后直接打道回府,这次李云可不是走在前面,前后左右都有亲卫家丁护卫着,他来安阳县并没有带多少人,不可能封城搜查,这也是他留下活口的原因。此时他的心情也不像表现的那么平静,心中却是怒极,忍不住冷笑,刚来此地就有人用刺客对付自己,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!
这种刺客大多是死士,也就是不怕死,董千他们虽然不会什么拷问审讯之法,但众人都是心存愧疚,连下重手折磨,当天下午就把问出的口供送到了李云手中。
回来后李云一直在思索可疑的人,尤其是这段时间得罪的大族或是官吏,就连蔡阳的刘縯都怀疑过,可万没有想到指使刺客的人会是一个从未听说的人物刘望。刺客是本地的游侠,独门独户,前些天有人找到他,出五百金买李云的人头,给了百金定金后消失无踪,雇主自称刘望,至于其他的刺客都是一无所知。
线索太少,只是知道一个名字,很难追查下去,确认刺客的口供无误之后,那刺客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,这件刺杀的事情就好像是湖海之中的一点水花,百姓议论两天也就平息下去,县衙派人来问候都被家丁挡了回去。李云这边没什么太多的反应,也是一应如常,只是在发生刺杀那件事情的三天后,近千人马赶到安阳县城,同来的还有许书嘉和邱雍佑。
许书嘉一见面就是唠叨不停,李云却是苦笑,他去信让苏萧萧追查刘望这个人,钟武那边都知道刺杀之事,白龙鱼服,想必说的就是自己了,还好,若不是当时反应快,侧身闪避,怕是要被那短刃刺中了。
李云看了一眼被邱雍佑斥责得灰头土脸的董千,这些人也是关心自己的安危,他也不好多说,可找他们来不是为了这个,当晚,李云和两人谈了一两个时辰,到了第二天,成阳、安阳、新息和弋阳都收到李云的公文,说是地方不靖,刺奸都尉决定剿匪平贼,还请地方上全力配合支援。
各处县衙如今是县尉和县丞主持公务,接到这个文书都是嘴里发苦,这个路数他们倒是熟悉的很,以前自己也干过。官吏都没有俸禄,更别提下面的衙役和守卒了,平日盘剥来的银钱上面拿大头,底下的人分到的很少,这些人也是要过日子的,不安抚好怎么行,上面的官员不会往外掏钱,解决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剿匪平贼。只要没越过辖区,这等擅动刀兵的事情上面并不会真的追究,毕竟不是朝廷在册的正规部队,不闹大的话郡府根本不会上报,最多是吃力不讨好罢了。
不少地方官府到了年关都会这么干,在自己的辖区内转悠一圈,骚扰下民户,勒索下地方,总归是赚点便宜,而且地方上的那些贼匪也是心里有数,遇到此类行动,都是预备了猪羊酒菜外加些许银钱,用来犒劳,这些东西摆在自己山寨门口,衙役和守卒组成的队伍拿了之后,也是识趣的离开,所谓兵贼不相见,更别说交手了。
说是剿匪平乱,实际上是收收各地的好处,好好过个年,与平民百姓在腊月置办年货的xing质没有太大区别,但这次就不同了,李云是何许人,附近的官吏大族如今心里都有数,这么有钱的角色哪里会在乎一点小钱,当然,谁也不会相信李云真是为了剿匪。
李云已经确定冬月十二行动,这等出兵作战的事情算是机密,谁想公文快马送出去没有几天,各地的人就都来了,算算时间正好够公文往返,也就是说这消息估计在衙门里面没过夜,直接就传扬出去了。
来的这些人李云基本上都见过,就是他来安阳之后所邀请的那些,各地的地主豪强们,每个人手里面都有不少的田地,门客打手也不少,他们都是地方上有钱有势的角色。
像韩家这样最近对李云开始敬畏起来的大族是少数,其余的见过李云,知道得罪不起,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,但没有什么恭敬的心思,这些人跟衙门素有勾结,听到要出兵剿匪的消息,都以为是例行置办年货,没有人真当回事,也有谨慎的人出去打听了一下。
不打听还好,一打听就被吓了一跳,从一些渠道了解的情况却让他们都慌了神。要说刺奸都尉剿匪,这帮人慌什么神,自古以来就有官匪一家之说,然而真正和那些盗贼土匪相勾结的却是这些地方上的豪强。随着世道越来越乱,汝南郡这边的情况和当初的钟武县等地大为不同,也复杂的多,更不像山东的樊崇、荆州的王匡、张霸,视豪族如仇敌,见一个灭一个,此地大的盗匪没有,小股的盗匪却是多如牛毛,并没有形成大的势力。
除却外地来的流寇之外,在各县占座山头开寨的强人都是本地人,寨子里面的补给光靠抢掠不太现实,还是要靠这些当地的大户们支持,有马的盗贼也不少,这些人虽说来去如风,但马匹也需要马厩草料,还有抢掠来的赃物要有销赃的渠道,诸如此类的都要依靠地方上的豪强协助,双方结合的非常紧密。
最重要的是豪强们有家有业,许多事情不好做的明目张胆,总需要有人来当刀子,这些山寨的土匪就是最佳的选择。比如说想强占哪块良田,没过两天田地的主人就惨遭横祸,跟谁有仇不能明着报复,那交好的盗贼就能帮着出手。还有的豪强看着如今世道不好,想给自己谋条后退,干脆让自己家族的子弟上山立寨。
这种情况在各个朝代的末期有很多,正因为地方豪强和盗匪们勾结,只要是派兵征剿,这些在衙门里面关系众多的人总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,或者是化整为零,或者是摇身一变,成了地方大族的族人门客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便官府真心的去平贼也不会有什么成果,何况大多数地方的官府还和当地豪族也勾结在一起。
没有出过大乱子的郡县,官民匪上下结合的如此紧密,祸害地方就愈发的厉害,汝南郡的形式就是如此,不过来到安阳县城的豪强代表,态度和上次想必可真是天壤之别,谦恭到了极点。
因为李云将要剿匪平贼的消息传出去以后,以前从轪县那边流窜到汝南的贼匪纷纷作鸟兽散,这些人或是投靠本地的山寨,或是另起炉灶。从前被李云手下的家丁打得毫无还手之力,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,江湖道上的人最好个面子,谁也不会主动去提,南边各县盗匪不降即死的遭遇并没有传播开来。
李云还刀入鞘,将沾了毒药的短袍脱掉,露出里面的小衣,看到董千脸上难看的神色,说道:“不必放在心上,只是日后要加强防备了。”
说完抬首打量那名刺客,相貌普普通通,额头上渗出几粒汗珠,显然刚才李云那搏命的一击让他遭受重创,刺杀这件事事发突然,在这热闹的西市掀起了巨大的风波,百姓商贩看着这么一大队人马就知道李云非富即贵,此时生怕受到牵连,远远的躲开指点议论。
原本想趁着心情好出城看看的打算显然不可能继续下去,李云对董千淡然的吩咐道:“将人带回去,把他的嘴给我撬开,我要知道是谁主使的!”
说完后直接打道回府,这次李云可不是走在前面,前后左右都有亲卫家丁护卫着,他来安阳县并没有带多少人,不可能封城搜查,这也是他留下活口的原因。此时他的心情也不像表现的那么平静,心中却是怒极,忍不住冷笑,刚来此地就有人用刺客对付自己,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!
这种刺客大多是死士,也就是不怕死,董千他们虽然不会什么拷问审讯之法,但众人都是心存愧疚,连下重手折磨,当天下午就把问出的口供送到了李云手中。
回来后李云一直在思索可疑的人,尤其是这段时间得罪的大族或是官吏,就连蔡阳的刘縯都怀疑过,可万没有想到指使刺客的人会是一个从未听说的人物刘望。刺客是本地的游侠,独门独户,前些天有人找到他,出五百金买李云的人头,给了百金定金后消失无踪,雇主自称刘望,至于其他的刺客都是一无所知。
线索太少,只是知道一个名字,很难追查下去,确认刺客的口供无误之后,那刺客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,这件刺杀的事情就好像是湖海之中的一点水花,百姓议论两天也就平息下去,县衙派人来问候都被家丁挡了回去。李云这边没什么太多的反应,也是一应如常,只是在发生刺杀那件事情的三天后,近千人马赶到安阳县城,同来的还有许书嘉和邱雍佑。
许书嘉一见面就是唠叨不停,李云却是苦笑,他去信让苏萧萧追查刘望这个人,钟武那边都知道刺杀之事,白龙鱼服,想必说的就是自己了,还好,若不是当时反应快,侧身闪避,怕是要被那短刃刺中了。
李云看了一眼被邱雍佑斥责得灰头土脸的董千,这些人也是关心自己的安危,他也不好多说,可找他们来不是为了这个,当晚,李云和两人谈了一两个时辰,到了第二天,成阳、安阳、新息和弋阳都收到李云的公文,说是地方不靖,刺奸都尉决定剿匪平贼,还请地方上全力配合支援。
各处县衙如今是县尉和县丞主持公务,接到这个文书都是嘴里发苦,这个路数他们倒是熟悉的很,以前自己也干过。官吏都没有俸禄,更别提下面的衙役和守卒了,平日盘剥来的银钱上面拿大头,底下的人分到的很少,这些人也是要过日子的,不安抚好怎么行,上面的官员不会往外掏钱,解决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剿匪平贼。只要没越过辖区,这等擅动刀兵的事情上面并不会真的追究,毕竟不是朝廷在册的正规部队,不闹大的话郡府根本不会上报,最多是吃力不讨好罢了。
不少地方官府到了年关都会这么干,在自己的辖区内转悠一圈,骚扰下民户,勒索下地方,总归是赚点便宜,而且地方上的那些贼匪也是心里有数,遇到此类行动,都是预备了猪羊酒菜外加些许银钱,用来犒劳,这些东西摆在自己山寨门口,衙役和守卒组成的队伍拿了之后,也是识趣的离开,所谓兵贼不相见,更别说交手了。
说是剿匪平乱,实际上是收收各地的好处,好好过个年,与平民百姓在腊月置办年货的xing质没有太大区别,但这次就不同了,李云是何许人,附近的官吏大族如今心里都有数,这么有钱的角色哪里会在乎一点小钱,当然,谁也不会相信李云真是为了剿匪。
李云已经确定冬月十二行动,这等出兵作战的事情算是机密,谁想公文快马送出去没有几天,各地的人就都来了,算算时间正好够公文往返,也就是说这消息估计在衙门里面没过夜,直接就传扬出去了。
来的这些人李云基本上都见过,就是他来安阳之后所邀请的那些,各地的地主豪强们,每个人手里面都有不少的田地,门客打手也不少,他们都是地方上有钱有势的角色。
像韩家这样最近对李云开始敬畏起来的大族是少数,其余的见过李云,知道得罪不起,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,但没有什么恭敬的心思,这些人跟衙门素有勾结,听到要出兵剿匪的消息,都以为是例行置办年货,没有人真当回事,也有谨慎的人出去打听了一下。
不打听还好,一打听就被吓了一跳,从一些渠道了解的情况却让他们都慌了神。要说刺奸都尉剿匪,这帮人慌什么神,自古以来就有官匪一家之说,然而真正和那些盗贼土匪相勾结的却是这些地方上的豪强。随着世道越来越乱,汝南郡这边的情况和当初的钟武县等地大为不同,也复杂的多,更不像山东的樊崇、荆州的王匡、张霸,视豪族如仇敌,见一个灭一个,此地大的盗匪没有,小股的盗匪却是多如牛毛,并没有形成大的势力。
除却外地来的流寇之外,在各县占座山头开寨的强人都是本地人,寨子里面的补给光靠抢掠不太现实,还是要靠这些当地的大户们支持,有马的盗贼也不少,这些人虽说来去如风,但马匹也需要马厩草料,还有抢掠来的赃物要有销赃的渠道,诸如此类的都要依靠地方上的豪强协助,双方结合的非常紧密。
最重要的是豪强们有家有业,许多事情不好做的明目张胆,总需要有人来当刀子,这些山寨的土匪就是最佳的选择。比如说想强占哪块良田,没过两天田地的主人就惨遭横祸,跟谁有仇不能明着报复,那交好的盗贼就能帮着出手。还有的豪强看着如今世道不好,想给自己谋条后退,干脆让自己家族的子弟上山立寨。
这种情况在各个朝代的末期有很多,正因为地方豪强和盗匪们勾结,只要是派兵征剿,这些在衙门里面关系众多的人总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,或者是化整为零,或者是摇身一变,成了地方大族的族人门客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便官府真心的去平贼也不会有什么成果,何况大多数地方的官府还和当地豪族也勾结在一起。
没有出过大乱子的郡县,官民匪上下结合的如此紧密,祸害地方就愈发的厉害,汝南郡的形式就是如此,不过来到安阳县城的豪强代表,态度和上次想必可真是天壤之别,谦恭到了极点。
因为李云将要剿匪平贼的消息传出去以后,以前从轪县那边流窜到汝南的贼匪纷纷作鸟兽散,这些人或是投靠本地的山寨,或是另起炉灶。从前被李云手下的家丁打得毫无还手之力,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,江湖道上的人最好个面子,谁也不会主动去提,南边各县盗匪不降即死的遭遇并没有传播开来。
本文网址:https://www.8is.net/xs/13/13818/6389994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https://www.8is.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